花落文档网天涯何处是归途

首页 > 学习文档 / 正文

《五柳先生传》课文原文

2024-10-07 19:55:15 学习文档
文章《五柳先生传》课文原文由网友温暖的夜晚投稿,希望给你工作学习带来帮助,当然本站还有更多《五柳先生传》课文原文相关模板与范例供你参考借鉴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课文原文

  《五柳先生传》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。在文中作者表明其三大志趣,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《五柳先生传》课文原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  五柳先生传

  作者:陶渊明

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,亦不详其姓字,宅边有五柳树,因以为号焉。闲静少言,不慕荣利。好读书,不求甚解;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性嗜酒,家贫不能常得。亲旧知其如此,或置酒而招之;造饮辄尽,期在必醉。既醉而退,曾不吝情去留。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;短褐穿结,箪瓢屡空,晏如也。常著文章自娱,颇示己志。忘怀得失,以此自终。

  赞曰:黔娄之妻有言:“不戚戚于贫贱,不汲汲于富贵。”其言兹若人之俦乎?衔觞赋诗,以乐其志,无怀氏之民欤?葛天氏之民欤?

  译文

 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,也弄不清他的姓名。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,因此就用“五柳”作为他的别号了。五柳先生安闲沉静,不好言谈,也不羡慕荣华利禄。

  喜欢读书,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;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,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。生性嗜好喝酒,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。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,有时备酒招待他。

  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,直到大醉方休;醉后就向主人告辞,从不以去留为意。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,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,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,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,而他却能安然自得。

  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,抒发自己的志趣。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,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。

  赞曰: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述说自己的丈夫:“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,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。”

  推究她所说的话,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?饮酒赋诗,满足自己的志趣,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、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?

  赏析

  古代人物传记通例,开篇先叙传主之姓名籍贯。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亦循此例,却有意同读者开了一个大玩笑:先生不知何许人也,亦不详其姓字,宅边有五柳树,因以为号焉。传主生于何时,长于何地,何姓何名,概莫能知,这位五柳先生简直是天外来客。唯一与传主身份产生联系的,只是宅旁有五柳树而已!

  沈约《宋书·隐逸传》引《五柳先生传》且评之曰,陶渊明尝著《五柳先生传》以自况,其自序如此,时人谓之实录。陶宅之旁广种柳树,可视为实录,此有陶诗为证。《归园田居》:榆柳荫后檐,桃李罗堂前。《拟古》:荣荣窗下兰,密密堂前柳。然作为一篇自况之文,五柳这一自然景观仅仅是陶渊明因以为号的触发点,却完全不能解释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的根本原因。钱钟书先生于《管锥篇》中指出: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?正激于世之卖声名、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!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,正是针对世俗有感而发,意欲破除此种卖声名、夸门第之社会风气。

  魏晋时代,门阀制度盛行。曹魏制订的九品官人法赋予了世家大族政治上的特权。朝廷于州郡设立中正,评定士人之品。中正由世家大族名流充任,同宗士人理所当然获得高品位。而品位之高下又直接与官职起点之高低挂钩。于是,世家大族累世公卿,高爵显位代代相因,形成一种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贱族的局面。这种制度,延续到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达到鼎盛,以致高门华族,有世及之荣,庶姓族人,无寸进之路(赵翼《二十二史札记》)。终东晋之世,朝廷权力一直掌握在王、庾、桓、谢四大家族手中,成为门阀制度高峰期的显著标志。

  上层如此,士流趋鹜。族姓阀阅既成为进入仕途的根本条件,世家士子,视门第作铁饭碗,郡望作护身符,族谱作通行证,至于德、才二字,则完全退居次要地位。于是整个社会弥散着一种重门阀轻才德的社会风气。士人竞以姓望所出,邑里相矜(刘知己《史通·邑里》),以炫耀祖宗荣光、托庇死人余辉为荣,成了一种社会流行病。

  对这一世人司空见惯的现象,陶渊明冷眼观之十分不满。世与我而相违(《归去来兮辞》)这种不趋流俗的个性,注定了陶渊明与门阀之风的不调和。自传文《五柳先生传》中,郡望、门第、宗谱一概阙如,看似不合常规,其实是对时风世俗的反拨。自号五柳先生,是对门阀制度的一种揶揄,对世族名士的一种调侃。陶渊明以不知何许人嘲弄了郡望之尊崇,以不详其姓字嘲弄了门第之高贵,以宅边五柳树嘲弄了地位之显赫,以不慕荣利嘲弄了官爵之矜夸可以说,陶渊明借以自况的五柳先生形象,完全是针对东晋门阀制度的崇尚自塑的,是陶渊明遗世独立清高绝俗的个性的一种外在表现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五柳先生之名一出,知名晋宋并享誉后世,王、庚、桓、谢四大豪门虽然煊赫一时,而今安在哉!

  当然,陶渊明不是天外来客,虽非名门望族,其家族渊源本也可作自我夸饰。其曾祖陶侃为晋大司马,祖父陶茂任武昌太守,父亲陶敏担任过中低级官吏而后归隐。陶渊明在《命子》《赠长沙公》《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》等诗文中列举过这些事实。陶渊明的自述宗谱和士流的自我矜夸是不可相提并论的。陶渊明以辞官归隐的实际行动表现了自己的人生理念和人格价值,而五柳先生这一称谓,正明确地表明了诗人与世俗观念的彻底决裂。

  《五柳先生传》知识点

  一、文学常识。

  本文选自《陶渊明集》,作者陶渊明,又名潜,字元亮,浔阳柴桑人,东晋著名诗人。

 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,实为自传。

  二、重点字词注音及解释。

  1、注音。

  (1)好读书(hào) (2)性嗜酒(shì) (3)造饮辄尽(zhé) (4)吝情(lìn)(5)短褐(hè) (6)箪瓢屡空(dān) (7)黔娄(qián) (8)俦乎(chóu)(9)衔觞赋诗(shāng) (10)民欤(yú)

  2、解释。

  (1)何许:何处,哪里。 许,处所。

  (2)不详:不知道。

  (3)不求甚解: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,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。

  (4)会意: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领会。 会,体会、领会。

  (5)亲旧:亲戚朋友。亲,亲戚。旧,这里指旧交、旧友。

  (6)或:有时。

  (7)造饮辄尽:去喝酒就喝个尽兴。造,往、到。辄,就。

  (8)期在必醉:希望一定喝醉。期,期望。

  (9)曾不吝情去留: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,来了就喝酒,喝完就走。曾不,竟不。曾,用在“不”前,加强否定预期。吝情,舍不得。去留,意思是去,离开。

  (10)环堵萧然: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。环堵,周围都是土墙,形容居室简陋。萧然:空寂。

  (11)箪瓢屡空:形容贫困,难以吃饱。屡空,经常是空的。

  (12)晏如:安然自若的样子。

  (13)自终:过完自己的一生。

  (14)赞: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。

  (15)戚戚,忧虑的样子。汲汲,心情急切的样子。

  (16)俦,辈,同类。

  (17)觞,酒杯。

  3、古今异义词。

  ①造饮辄尽 【造】 古:往、到。 今:常用于“制造”、“创造”等。

  ②赞曰 【赞】 古: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。 今:常用于“赞美”、“夸赞”等。

  4、一词多义。

  (1)以:①因以为号焉 (介词,把) ②以此自终 (介词,凭借)

  (2)之:①或置酒而招之(代词,他) ②葛天氏之民欤(助词,的)

  (3)言:①闲静少言(说,说话) ②黔娄之妻有言(话,言语)

  (4)其: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(语气词,表示揣测“大概”) ②亲旧知其如此(代词,他)

  (5)如:①晏如也(......的样子) ②亲旧知其如此(像)

  5、流传下来的成语及名句。

  (1)不求甚解:原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,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。(褒)

  现多指学习不认真只求懂得个大概,不求深刻了解。(贬)

  (2)不戚戚于贫贱,不汲汲于富贵。

  意思:不为贫贱而忧愁,不热衷于发财做官。

  三、重点句子翻译。

  1、闲静少言,不慕荣利:他安安静静的,很少说话,不羡慕荣华利禄。

  2、造饮辄尽,期在必醉: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,希望一定喝醉。

  3、好读书,不求甚解:他喜欢读书,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。

  4、常著文章自娱,颇示己志: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,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'志趣。

  5、衔觞赋诗,以乐其志:一边喝酒一边吟诗,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。

  四、理解背诵。

  1、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:好读书,性嗜酒,著文章。

  2、文中引用前人之言,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文中“不慕荣利”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:不戚戚于贫,不汲汲于富贵。

  3、“不求甚解”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,为什么五柳先生“好读书,不求甚解”?

  答: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,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;这与他“不慕荣利”的追求有关,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,精神的享受。

  4、怎样理解“造饮辄尽,期在必醉。既醉而退,曾不吝惜去留”?

  答:不和别人虚情客套。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,而且不拘小节,性情豪爽,把世俗世礼节置之脑后,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。

  5、(1)交代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:闲静少言,不慕荣利。

  (2)交代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: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;短褐穿结,箪瓢屡空,晏如也。

  (3)交代五柳先生志趣的句子:好读书,不求甚解;性嗜酒,期在必醉;常著文章自娱,颇示己志。

  6、文章从思想性格、爱好、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,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。

  7、对“五柳先生”的评价:五柳先生不慕荣利,率真自然,安贫乐道,是陶渊明的自画像。他不慕荣利,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,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。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,隐居起来,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。

由小编温暖的夜晚整理的文章《五柳先生传》课文原文分享结束了,希望给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帮助。

Tags:课文   原文  

搜索
网站分类